在我們搶先開箱日本入手的 M1 Pro 版 MacBook Pro 14 吋後。隨著台灣上市,電腦王阿達團隊也體驗到了堪稱現階段最高規的蘋果晶片筆電,也就是搭載 M1 Max 並將統一記憶體加到滿滿 64GB(!)的 16 吋款 MacBook Pro。嘗試這樣的爆炸效能運用在工作與生活方面有多大的生產力提升。繼續閱讀 M1 Max 頂規 MacBook Pro 16 使用體驗報導內文。
【 16 吋 MacBook Pro 台灣官網購買頁面(可分 12 期零利率)】
M1 Max 頂規 MacBook Pro 16 使用體驗:你,跟得上它嗎?
坦白講,看到 Intel 末代版的 MacBook Pro 16 吋才改款不久。加上 M1 世代的 MacBook 基本上都還是沿用原設計為主。所以原以為蘋果應該就打算維持這樣的設計,頂多把傳說中的 14 吋螢幕版本給補上,快點完成兩年轉換 ARM 架構的計畫。結果… 我卻是被大大的打臉了(摸臉),但同時我也很認同這樣的改變。
因為,以往的那個為專業使用者打造的高階蘋果筆電又回來了。
講起來,雖說筆電上蓋的「那顆蘋果」沒有再次發亮。但「變回」以前 Logo 尺寸所象徵的意義也許是在,MacBook Pro 系列不再那麼執著於追求輕巧與創新(嗯… 其實這應該是指拿掉 Touch Bar 的部分)的方向前進。回到以往那種連接埠、規格滿載,從內在效能到外在規格都聆聽對應專業用戶需要的「Pro」級筆電。
這次的體驗,既然電腦王阿達團隊已經針對新世代 MacBook Pro 有過開箱(看更多:M1 Pro 版 14 吋 MacBook Pro 快速開箱),我們就鎖定在使用體驗與效能續航部分為主。
用 Pro 所在意的,贏回專業用戶
拿起 16 吋 M1 Max MacBook Pro 的第一印象。不瞞各位說,真的是覺得又重又厚的啦!
新世代的 MacBook Pro 機身邊緣已經不再以斜邊修飾厚度;那一眼就看穿筆電底部的設計,更是已經不再在意超高墊腳會讓筆電不夠美型。這些,基本上都看得出是為了「實用」這個最高指導原則而做的選擇 – 認真講,因為厚度增加有感,所以建議大家還是要去 Apple Store 實際體驗一下能不能接受這樣的改變。
個人認為這樣的改變幅度也充分展現蘋果以往曾經在別的發表會中,所提過的「勇氣」這件事 – 誒… 那場是給 iPhone 拿掉耳機孔還是拿掉充電器來著(歪頭)。
是勇氣,那實用化的勇氣(握拳)
以 MacBook 全系列鍵盤改回剪刀腳做為前奏。蘋果也許將兼顧輕薄的期待,漸漸地給託付給了連鍵盤都要另購選配的 iPad 系列上。
有別於從零開始的行動裝置,乘載著許多專業使用者「吃飯工具」期盼的 MacBook Pro 系列,來到 2021 年款蘋果則是全心切換到了「實用先決」模式。
必須說,蘋果願意重新衡量專業使用者「在意的(像是豐富的連接埠、續航等等)」與「不在意的(重量、厚度等)」的聲音,大幅度推翻先前自己認為的好設計,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個人完全給一個大大的 Respect(槌胸)。
雖說在 MacBook Pro 側面連接埠沒能看到老 USB-A 的回歸(畢竟真的厚,但有三個 Thunderbolt 4 也算有誠意啦!),但回來的 HDMI 與 SD 記憶卡槽都算是讓人感動的「老朋友」。而且也因為厚度增加的關係,連接埠看起來感覺比起以往要更可靠了點 – 感覺啦!不確定長期使用會如何,但真的可以感受到連接埠周遭的預留給人很大的安全感,讓人更敢帶著它打仗(工作)。
然而,這次我覺得最有意思的,是這「復古潮」居然還包括了 MagSafe 磁吸充電規格的復活。
快充很爽,但需要嗎?
其實新世代筆電產品基本上都具備透過 USB-C 連接埠充電的機能了。這次 MacBook Pro 為專業使用者帶來的「復古驚喜」,是以 MagSafe 3 搭配原廠高瓦數充電器達成半小時充半台筆電的超快充規格。
這部分就我們這次測試,從 8% 低電量開始將 MacBook Pro 16 插上 140W 的原廠充電器。約莫花了 15 分鐘就充到了 32%;在 23 分鐘時就充到 48%;1 個小時則是充了 78% 到 86% 電量,老實講在筆電上能用到這樣的快充真的是不錯!
雖說… 以 Apple Silicon 的續航表現來講,除非忘記充電,否則自己是真的很少遇到出門在外需要應急快充的情況。反而是之前的版本比較需要?只是應該是不會再有改款了…
環繞圓角的新設計
回到設計部分,這次的 MacBook Pro 在許多細節部分都以「圓角」元素貫穿。螢幕上緣的角落,蘋果加入了新世代 iPad 與 iPhone 螢幕的圓角(個人超愛!);底部弧形收邊的左右散熱孔挖孔,也是以圓角切割。
這樣的設計也不全然都給人好的印象。像是蘋果沿用了先前的散熱開孔設計,但因為底部金屬件有變厚的關係,導致底部圓弧角度更大而使開孔因而變大。講起來,這對於散熱效果應該是會更好才是(應該),但這設計同時也導致了用手指從左右拿取筆電時,會有較明顯的割手感 – 然後就算想從靠近螢幕的 1/3 處拿取筆電,畢竟 16 吋 MacBook Pro 比較沉,所以也會相對吃力。
整體來講,雖然遠看 MacBook Pro 給人有點方正古板的感覺。不過在幾個小細節方面(像是底部的蝕刻感覺的 MacBook Pro 字樣),還是能感受到蘋果的設計小心思。雖然… 在 16 吋版 MBP 的重量義無反顧的來到了 2.1 公斤(即便是 2015 年的 15 吋都還比較輕 XD),也真的會影響到帶出門的意願。
不過做為蘋果最強行動工作站的狂暴效能、專業螢幕、鍵盤等表現。這次的 MacBook Pro 還是用「各種實用」說服我接受肩膀痠痛的可能結果 – 認真講,專業人士應該都寧願用輕便換取更多實用性,所以這次的設計變化相信多數使用者應該都相當樂見才是。
越看越有趣(?)的新螢幕
打開 MacBook Pro 第一時間會讓人讚嘆這螢幕真D讚;第二時間就會注意到那條無法忽視的「瀏海」(跌倒)。既然無法忽視,我們就先來聊聊瀏海吧(眨眼)。
這個估計應該就會在後來幾代加入 Face ID 的螢幕切割(會吧?會加入吧?)。現階段蘋果是將升級到 1080p 畫質的 FaceTime HD 相機系統給塞在裡面。雖說透過瀏海兩旁空出的位置,的確讓 MacBook Pro 的螢幕邊框窄到一個新的境界,但終究也像當初 iPhone 用了類似的螢幕規格那樣,引起了很多的討論。
但這時候就要說到,蘋果在目前的系統介面還有些… 嗯,該說是害羞還是怎樣的 UI 設計。就… 僅管在 macOS Monterey 的半透明介面下,是可以讓螢幕完整呈現桌面,而且爽度十足!但在其他的頁面下,蘋果就極盡可能地「遮掩」不想讓瀏海有任何佔據畫面的機會(這超妙)。
調皮的系統介面
如果是看上下會有黑邊的寬螢幕影片就算了。Monterey 對應瀏海的介面,就連原廠照片 App 全螢幕看照片,都會連同瀏海直接顯示黑黑的一整條。但平常使用,又會像下圖這樣,顯示成瀏海超明顯的透明狀態。反而在多螢幕的視窗之間感覺有些突兀(所以我都用設定改成不透明的狀態列)。
不得不說,我覺得即便在 iPhone 上,蘋果對瀏海的處理好像也從沒這麼羞於見人過… 畢竟 iOS 無論是看影片或是看照片,都不會刻意去貼黑螢幕切割的兩側內容。怎麼到 Mac 突然這麼堅持它只是選單列延伸… 是有一點猜不透。
畢竟,對於不希望看到螢幕切割的專業用戶,應該就可以直接提供選項來隱藏就好了吧?只能說,也許未來隨著大家漸漸適應筆電的瀏海這件事後,後續在新的 macOS 系統就會有更多對應的偏好設定了吧?
是說,這裡最好玩的是除了游標可以「經過」這個瀏海外。當你試著將視窗拉到瀏海兩旁時,雖然能讓視窗佔據到這個空間。不過一放開滑鼠,視窗就會「掉」到瀏海的厚度以下… 覺得這設計真的執著到有點可愛(XD)。
 
【 16 吋 MacBook Pro 台灣官網購買頁面(可分 12 期零利率)】
買螢幕送電腦概念再進化
這次 MacBook Pro 系列的螢幕除了瀏海之外,各項表現其實也走著 12.9 吋 iPad Pro 那種「買螢幕送平板」的路線 – 相信很多人都是衝著這顆 120Hz 更新率、16.2 吋可顯示高達 770 萬像素的 Liquid Retina XDR 而想要入手的吧!
將要價破新台幣 15 萬以上的 Pro Display 專業級螢幕的部分規格下放的 Liquid Retina XDR。其所搭載的規格像:1,600nits 峰值 / 1,000nits 亮度、1,000,000:1 對比、P3 廣色域等,都是專業而且就算拿來看片也覺得十分賞心悅目的規格。實際用這顆螢幕來進行包括修圖與剪片調色時,也真的令人相當信任它的表現。
唯一沒有太強烈進步感覺的是 120Hz ProMotion 高更新率的支援。不過應該是在 macOS 用到高格率的應用與效果還不多,所以還覺得順暢度並沒有特別有感 – 就… 覺得原本的 UI 過場已經蠻順了。
蘋果端至端體驗延伸至 MacBook
這次的 MacBook Pro 升級的顯示能力,基本上等於對應各種專業級的 HDR 影視內容,乃至於自家 iPhone 目前全面支援的 Dolby Vision 格式都沒問題 – 六揚聲系統也是筆電界中高標的存在(其實這幾代 MacBook Pro 的揚聲器都超讚!)。
這樣堪稱「有史以來完美支援 HDR 顯示的 MacBook 筆電螢幕」。相信光是這顆 Liquid Retina XDR 就足以讓專業使用者直接買單這次的 MacBook Pro。
其實早在訪談台灣以 iPhone 拍攝電影的導演廖明毅的時候,他就提過覺得 iPad 雖然螢幕已經很強大,但如果能有類似規格的更大螢幕筆電,將有機會大大改進產業的工作流程。現在看來不僅調色,就連效能部分這次的 MacBook Pro 也都能為專業使用者更分憂解勞。
這也讓本篇文進入了最後一個段落,也就是「Pro」在意的第二個大重點效能部分。
效能續航
效能方面各方的跑分很多。這次能夠短暫的時間借測這台除了 SSD 外,基本上已經選到頂的 64GB 統一記憶體的 M1 Max SoC。再加上是因為散熱夠強大,而能啟動更高轉速風扇來加強峰值效能穩定的 MacBook Pro 16,就是想試試它對於生產力方面的幫助有多大。
以剪 4K 影片的體驗來講。對於在 Final Cut Pro 可以選擇高品質預覽,且不用先跑代理已經是日常的 M1 晶片而言。使用這個目前最「Max」配置的 Apple Silicon 裝置的感想是,除了最終輸出真的超快外。現在連剪片的過程也能充分感受 MacBook Pro,那超級「輕快」的使用感覺。真的完全跟得上我的剪片節奏,順手到一整個想要多剪幾支片的感覺。
嗯… 認真講這中間的應該還是幾毫秒的操作順暢「感覺」差別。相信真的拿基本款 M1 甚至是先前的 MacBook Pro 來比,也許頂多在輸出影片的時候才會比較能看出工作效率的時間差。但那種順暢感,對我而言是 M1 Max 或 M1 Pro 之於其他 Mac 在工作體驗上的最大差異。
換個方式講,也可以說是我已經有點追不上 MacBook Pro 速度的感覺了 – 必須承認自己不是太專業的使用者,但以往也是有接觸過一些高階 Mac(如:Mac Pro 或高階 iMac),但這種隨心所欲的創作手感,還是幾乎沒有過的體驗。
是說,這樣的效能再加上 64GB 記憶體的規格。這台筆電能應付的「陣仗」的確是超乎平常想像的專業 – 這個高達 400GB/s 頻寬的記憶體搭配 M1 Max 的效能,不僅能對應多道 4K 甚至是 8K ProRes 的影片剪輯。更因為是 CPU 與 GPU 共享記憶體的關係,也能吞下以往高階顯卡無法完成的高記憶體需求工作。因此無論用做軟體開發、3D 處理或者影片剪輯,基本上都是目前相當高標的神兵利器。
這次短暫的測試時間裡。自己使用這台筆電無論是套用顏色與效果,還有進行聲音處理等。它幾乎都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應付。個人覺得 M1 Max 確確實實地把 ARM 架構的 Mac 高效概念,發揮到了一個新的境界。
效率與溫控再進化
深度體驗過 M1 世代的 MacBook Air,這次再跳到直衝頂規的 M1 MacBook Pro 16。不僅剪片時在 M1 Max 晶片上的媒體引擎與效能加持下,給人更為暢快的運算反應。最誇張的還是,剪完一支影片居然還沒聽到風扇吭過(?)一聲。
這次測試期間,也只有跑了很久的分才難得聽到風扇聲… 還好有跑分,不然真的會以為它是不是跟 M1 MacBook Air 一樣都是無風扇的設計(誤)。這方面的表現則是應該要歸功於,能以更低風扇速度帶動多 50% 風量的先進溫控散熱架構。
雖說在機身溫度方面,MacBook Pro 16 在個人的體感上,還是有相較其他 M1 機型要更熱情了一點。但也因此發現這次致敬 M1 iMac 巧控鍵盤(包括 Touch ID 指紋辨識與整個鍵盤都很像啊)的黑底鍵盤,除了加寬的 ESC 按鈕設計外的小小好處。
就是因為鍵盤底部是塑膠材質,所以打字時好像比較不會直接感受到來自核心的溫度。也算是相對於其他 MacBook 系列的不同的體驗感受 – 還有真的很帥!沒意外 M1 iMac Pro 或 Mac Pro 會配這種純黑的巧控鍵盤吧?
MBP 老用戶的小小感觸
我知道世界上還有強更多的硬體存在,也覺得的確有些人把 M1 講到有點太過誇張。不過自己也是曾花了七八萬入手 MacBook Pro 15 的人。當初砸下存款期盼的就是能更高效的剪輯影片的工作 – 至於我從 MBA11 換到 2 公斤重的 MBP15R 後來變得多壯(胖)那就不提了(誤)。
結果,直到 MBP 入手之後才發現。即便是相對高階版本的的配置(是沒客製化到更頂級啦),也是沒用多久就覺得效能開始跟不上剪片節奏。而且即便剛入手的巔峰狀態,也沒體會到類似這次 MacBook Pro 所能給我的效能感覺。更別說剪沒兩個小時就把電池燒完,以及整台筆電風扇吹到起飛的「熱情」體驗了。
對照 M1 世代開始的電腦使用體驗,真的是以往的我很難想像到的發展。嗯… 感觸完了繼續回到測試(咦)。
大電量搭配高效率
相對於以往的 Intel 版本。這次官方的續航針對 16 吋的版本是標示為整整多出 10 小時的 21 小時使用時間(14 吋為 17 小時)。這方面就自己撰寫報導的輕度辦公使用情境,個人覺得算很接近於平常使用 M1 MacBook Air 的續航體驗 – 非剪片等高耗電工作狀態下,可以使用一整天不太需要隨身攜帶充電器這樣。
若刻意在脫離電源來剪片,則是感覺耗電速度大概一小時 2X% 左右 – 這也應該可以用個半天了。不過既然有 MagSafe 快充,其實這次 MacBook Pro 透過特別注重功耗的 Apple Silicon 加持,還有本來就有夠大顆電池(100 瓦特小時,是可以登機的極限了)。
電力的表現算是真的全面給人放心的感覺。當然,能根據顯示內容調整更新率的 ProMotion 螢幕,應該也對省電有相當大的幫忙才是!
結語:不給 Pro 找麻煩的 Pro
回頭看了看前幾段,雖然本篇的目標只是想做簡短的心得,但結果還是寫了一大篇 – 而且很大篇幅在講瀏海(咦)。
儘管有許多評測提到都說 Apple 這次的 Logo 變大有點醜。但也因為自己有特地拿老 Retina MacBook Pro 來比較對照。才發現這次 MacBook Pro 的 Logo 應該算是「回到以往尺寸」才對。個人認為某種程度也反應了 MacBook Pro「走回」相對沈穩實用路線的概念。
回想當初,蘋果可能想將輕薄概念導入高階筆電。努力改變了鍵盤(別忘了 Touchbar)也簡化了連接埠。希望讓 MacBook Pro 可以成為兼顧美型設計與效能的專業筆電。講起來,以創新的角度來說蘋果並不算有錯,就真的希望為專業使用者創造出進化的工具。
只能說,專業級使用者的需求,可能還是偏向在創新之於,仍想維持直接將記憶卡、HDMI 插上筆電「馬上開工」的這種「不給專業使用者找麻煩」的工具設計方向吧?這次的 MacBook Pro 系列,就算是對此有所領悟後的成果。
觀點:桌面與行動裝置的「深度交流」令人期待
這台相當有鈦書復古感的 MacBook Pro,雖然沒能超越前代的美型設計,但也的確讓人再度想起了以往蘋果專業級產品的專業感。至於蘋果對於高階裝置的創新與移動性的部分,個人覺得這個重任也許在近幾年也轉移到了 iPad Pro 乃至於 iPhone 之上。
別忘了,那個瀏海所留下的 Face ID 伏筆,乃至於筆者自己對於 5G 行動網路版本 MacBook 的期待。這些都是 ARM 架構之下,很有機會快速從行動裝置「致敬」的規格啊。
個人認為,未來蘋果 Mac 產品的發展方向,不僅很有可能透過更多樣客製化的 Apple Silicon 對應提供專用的編碼器,讓 Mac 能深度且快速對應日漸轉變的專業需要。而當專業用戶認可蘋果行動裝置的創新規格時,也因為採用同架構硬體的關係,而有機會被快速採納應用。可以在求穩跟求新之間,更快速取得平衡。
重點是,這樣的行動與桌面裝置的互動其實不是單向的!反過來把高算力 SoC 用在行動領域的實例,也早就在 M1 iPad Pro 實現了啊!
觀點:用更寬廣的生態系吸引開發資源
印象中看評測曾有人提過,這次 MacBook Pro 系列的各種特性,會讓人覺得它根本是台完美的電競遊戲筆電,甚至還為 macOS 相對缺乏大型遊戲感到可惜。但後來思考這部分其實個人覺得並非太大問題。
畢竟當 Apple 生態系包括手機平板,乃至於電視電腦都漸漸效能都以 M1 或甚至未來的 M 系列 SoC 為準的時候。個人認為也許整個生態系都能「玩到/用到」的 Apple Aracde 與 App Store 內的更高階應用,將會成為蘋果在遊戲相關領域的突破點。
畢竟隨著硬體逐漸進步,蘋果未來只要開始推動限定某些等級的 SoC 以上的機型才能使用的應用或遊戲標準,就可以對應進階使用者或玩家的需求,保證遊戲應用開發可以取得的硬體效能的強度。一個開關,就能建立起以 App Store / Apple Arcade 貫穿行動與桌面裝置的 3A 級遊戲平台 – 其實現在就是了,只是硬體的標準目前還是以行動平台為主。
然而當 macOS 也能使用到 iOS / iPadOS 應用開始,是否也意味著,不僅是 Mac 有機會用到豐富的行動應用,更有機會帶動行動應用走向更高效能瞄準桌面平台 Hybrid 混用達到更高生產力或娛樂性的道路。
這樣的佈局更有機會讓以往可能因用戶太少等因素,偏向不考慮開發/移植大作至 macOS 平台的慣例被打破。一次移植就能讓更多大作被拿到 App Store 或 Apple Arcade 供眾多平台的玩家遊玩。屆時 MacBook Pro 的全部效能也就有更多機會在專業工具之餘,更廣泛運用在遊戲領域。
至少,我個人是這樣期待著。
👉 16 吋 MacBook Pro 台灣官網購買頁面(可分 12 期零利率)傳送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