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法國最負盛名且歷史最悠久的歌劇與芭蕾舞劇院——巴黎歌劇院加尼葉宮(Palais Garnier)落成150週年,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HTC)旗下專注於推動文化藝術與創新科技結合的 VIVE Arts,聯同巴黎國家歌劇院(Opéra national de Paris)與法國頂尖虛擬實境創作工作室BackLight,共同推出全新沉浸式多人體驗作品《魔幻歌劇院》(La Magie Opéra)。該展覽將於2025年5月7日起在加尼葉宮內的歌劇圖書館暨博物館(Bibliothèque-musée de l’Opéra)正式對外開放,為觀眾帶來一場夢幻與現實交織的藝術之旅。
巴黎歌劇院攜手HTC VIVE Arts與BackLight 打造《魔幻歌劇院》沉浸式體驗
《魔幻歌劇院》的誕生不僅是對加尼葉宮壯麗歷史的致敬,更象徵著文化藝術與尖端科技的融合。BackLight聯合創辦人弗雷德里克·勒孔特(Frédéric Lecompte)指出:「能夠與巴黎歌劇院合作,對我們而言是無比的榮耀,也是一段充滿創意的旅程。此次合作展現了傳統與創新的完美結合,既是對這座傳奇殿堂的致敬,也為藝術領域開創了全新的沉浸式敘事空間。」
巴黎國家歌劇院總監亞歷山大·尼夫(Alexander Neef)亦強調,歌劇自古以來即是創新精神的代表,不斷尋求與觀眾建立新的聯繫。他表示:「我們希望透過虛擬實境的形式,為加尼葉宮150週年慶典注入全新生命力,並邀請大眾在沉浸式體驗中,重新發掘歌劇藝術的魅力。」此次展覽,透過數首極具代表性的詠嘆調,引領觀眾在科技與藝術交織的空間中,感受歌劇那跨越時空的情感張力。
VIVE Arts執行總監葉心宇則指出:「歌劇本身就是最早的沉浸式藝術形式,而虛擬實境技術則是其自然延伸。此次合作完美體現了總體藝術(Gesamtkunstwerk)的理念,融合音樂、敘事、舞台美學等元素,為觀眾帶來一種完整而深刻的藝術體驗。」
藉由虛擬實境科技的力量,《魔幻歌劇院》打破了傳統歌劇欣賞的疆界,讓更多觀眾可以以嶄新的方式親近這座享譽國際的表演藝術殿堂,並向經典歌劇作品致上崇高敬意。
《魔幻歌劇院》是一場時長約25分鐘的沉浸式多人體驗,融合視覺、聽覺、情感與空間感知,將觀眾帶入如夢似幻的世界。佩戴HTC VIVE頭戴式裝置後,觀眾將跟隨故事主角——年輕女高音歌唱家賽萊斯特(Céleste),穿梭於加尼葉宮的華麗殿堂之中,逐步模糊現實、想像與記憶的界線。
在賽萊斯特的引領下,觀眾將重新聆賞三部傳奇歌劇的經典詠嘆調:
-
德弗札克《水仙女》中,由芮妮·弗萊明(Renée Fleming)演唱的〈月亮之歌〉(”Song to the Moon”);
-
普契尼《托斯卡》中,由瑪蒂娜·塞拉芬(Martina Serafin)演繹的〈為藝術,為愛情〉(”Vissi d’arte”),錄製自2014年巴黎歌劇院製作;
-
比才《卡門》中,由艾莉娜・嘉蘭查(Elīna Garanca)於2017年在巴黎歌劇院錄製的〈哈巴奈拉舞曲〉(”Habanera”)。
這場沉浸式體驗以歌劇最具代表性的音樂為軸,穿插經典與現代的時空交錯,讓參與者身臨其境,重新感受歌劇藝術迷人而深邃的魅力。
《魔幻歌劇院》不僅是一次單一項目的呈現,更象徵著VIVE Arts與巴黎國家歌劇院未來長期合作計劃的起點。此次展覽亦是VIVE Arts在巴黎推動的多項藝術計劃之一,其他計劃還包括:
-
正於凡爾賽宮展出的《凡爾賽:太陽王的失落花園》,展期至2026年1月5日;
-
將於2025年11月14日,由巴黎愛樂廳(Philharmonie de Paris)推出,國際知名鋼琴家王羽佳領銜演出的沉浸式體驗《玩火》(Playing with Fire)。
展覽資訊一覽
-
展覽名稱:魔幻歌劇院(La Magie Opéra)
-
展覽日期:2025年5月7日至2025年8月31日
-
展覽地點:巴黎歌劇院加尼葉宮 歌劇圖書館暨博物館
-
體驗時長:約25分鐘
-
建議參與年齡:12歲以上
-
購票資訊:巴黎歌劇院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