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位科技快速發展的同時,網路詐騙手法也日益翻新、跨境蔓延,對全球用戶的數位安全構成嚴峻挑戰。面對這波全球性的詐騙浪潮,Google 以科技為後盾,積極佈局防詐策略。繼去年首屆「亞太區網路安全論壇」成功舉辦後,今年 Google 將第二屆論壇移師台灣,不僅彰顯了台灣在全球資安戰線的關鍵地位,也進一步實踐其「智慧台灣計畫」,深耕在地、聯合全球夥伴共同對抗詐騙威脅。
Google 協助台灣防治詐騙,舉辦區域論壇並推出四大策略
這場在台灣舉行的論壇匯聚了來自亞太區的專家學者、公部門代表、科技與非營利機構,共同針對日益猖獗的網路詐騙問題交換資訊與解方。Google 全球政府事務暨公共政策副總裁 Wilson White 在論壇中正式宣布,將透過旗下慈善機構 Google.org 於 2025 年投入 500 萬美元,啟動亞太防詐補助計畫,進一步支持本區非營利組織在教育與科技偵測方面的努力。
論壇不僅是一場跨界對話平台,更標誌著 Google 在台灣防詐布局的全面升級。Google 台灣總經理林雅芳與數位發展部部長黃彥男共同宣佈,Google 將與數位發展部建立長期合作夥伴關係,透過資訊共享、政策對接、科技開發與民眾教育等多元途徑,共同建立更堅實的網路安全防線。
Google 四大新計畫:從政策到教育,全面落實防詐策略
在論壇中,Google 公布了四項關鍵行動方案,涵蓋從全球訊息共享到本地化防詐教育的多層次策略,展現其科技治理的整體性與前瞻性。
攜手數位發展部:資訊共享與政策協作
首先,Google 與台灣數位發展部展開合作,聚焦於四大面向:分享最新詐騙趨勢、強化跨境合作、發展偵測與應對技術,以及推動全民防詐教育。這項合作不僅提升政策制定的即時性,也將有助於資源整合與科技導入,讓防詐策略真正落實於社會各層面。
深耕本地社群:Google.org 資助非營利夥伴
Google.org 將防詐教育視為提升數位韌性的基石,2023 年已投入 100 萬美元資助台灣非營利組織,推動防詐素養教育。2025 年進一步擴大規模,於亞太區提供總額 500 萬美元補助,支持在地化行動,讓更多民眾透過可信賴的在地機構學習識詐技巧、提高警覺意識。
擴大 GSE 平台:打造跨域防詐聯盟
面對詐騙威脅的即時性與多樣性,Google 推出的「全球訊號交換平台」(Global Signals Exchange, GSE)成為防詐資訊交換的重要基礎設施。該平台允許參與組織即時交換詐騙活動訊號,迄今已有 20 個單位參與,累計共享近 1.8 億個可疑訊號。Google 也預告,2025 年第一季將進一步整合旗下更多產品至 GSE 平台,並達成「接收 1,000 萬、分享 400 萬」的訊號交換目標,訊號規模為 2024 年試營運階段的十倍。
推廣 ShieldUp!:遊戲化防詐教育啟動
面對不同年齡層的數位使用者,Google 也看準「遊戲化學習」的潛力,將於 2025 年正式在台灣推出防詐遊戲《ShieldUp!》。此款曾於印度市場取得佳績的教育遊戲,讓使用者透過模擬詐騙情境,學習如何識別釣魚訊息、假冒網站與冒牌客服等常見詐騙手法。遊戲方式寓教於樂,旨在建立全民防詐直覺,提升整體社會的數位韌性。
AI 驅動防詐科技:51 億則廣告下架
Google 的防詐行動並非憑空而來,而是建立於其長期累積的 AI 技術優勢與全球實戰經驗。2024 年,Google 運用 AI 模型大規模偵測與下架不實廣告,全年共移除超過 51 億則違規廣告,並永久停用將近 4,000 萬個廣告帳戶。這些成果的背後,是 AI 模型不斷進化的演算能力,以及平台對廣告主進行嚴格驗證的制度。
早在台灣本地法規尚未成形前,Google 便已於 2020 年推行全球廣告主驗證制度,2022 年進一步導入金融服務廣告實名認證,提前為平台防線築起第一道防火牆。這些技術與政策的結合,讓 Google 得以在全球廣告市場中先行示範「責任科技」的實踐。
上述行動計畫與合作關係的推動,不僅延續了 Google 自 2018 年起在台推動的「智慧台灣計畫」,更進一步深化了數位公共治理與科技責任的實踐。Google 表示,將持續與台灣政府機關如數發部、金管會、刑事局等保持緊密合作,同時透過多元創意形式,進行全民教育。例如,先前與 YouTube 創作者聯手推出的「#甘五摳零」系列防詐宣導影片,便有效提高年輕族群對詐騙議題的關注與警覺。
打擊詐騙不僅是一項技術任務,更是一場需要政府、企業與社會多元角色長期投入的共同戰役。Google 在論壇中強調,其在台灣的防詐投資與協作,絕非短期專案,而是長期承諾的一環,目標是建立一個更加安全、可信賴的數位環境,讓每一位使用者在網路上都能自由且安心地探索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