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Apple Inc.)正面臨其公司旗艦產品開發歷史上少見的挑戰。根據多方消息來源指出,傳執行長 Tim Cook 對於即將推出的 iPhone 17 系列生產進度極度焦慮,而這背後的主因除了關稅問題以外,新機生產環節中的關鍵材料「低熱膨脹係數玻璃纖維布」(low-CTE fiberglass cloth)的嚴重短缺。
傳iPhone 17關鍵生產原料短缺嚴重,讓蘋果CEO庫克「極度焦慮」
低熱膨脹係數玻璃纖維布是一種專為智能手機設計的關鍵材料,其功能不僅在於導熱,更能減少因溫度變化導致的零組件應力問題。由於現代智慧型手機內部構造日益精密,對於熱管理與機械穩定性的要求也不斷提升,因此這種玻璃纖維布幾乎是每一款高階手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蘋果目前因該材料供應不足而陷入混亂,導致新機 iPhone 17 的組裝進度大幅落後。據悉,蘋果內部正每日向供應商施壓,要求其「火速解決」材料短缺問題,避免影響產品如期上市。其他業界品牌也已察覺情勢嚴峻,紛紛採取預備措施,以免自身產品計畫受到波及。
iPhone 17 系列將不僅僅是例行性的年度更新,消息指出,此次蘋果將全面重新設計旗艦機型,尤其是Pro系列,將採用更為顯眼的大型鏡頭模組,與 Google Pixel 9 等競品外觀類似,顯示蘋果在設計語言上的大膽轉型。
然而,最受矚目的變革莫過於新機型的推出與產品線重組。多年來作為大螢幕輕旗艦定位的iPhone Plus系列,即將正式退役。取而代之的將是一款名為「iPhone 17 Air」的新機型,主打極致輕薄外型,專為追求外觀與便攜性的用戶量身打造。iPhone 17 Air的問世,標誌著蘋果首次正式劃分「輕薄時尚」與「性能導向」兩大產品策略路線。此舉不僅符合現代市場中日益分化的消費需求,也可能為公司開拓全新的用戶族群。
除了材料短缺,蘋果亦深受地緣政治與美國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所困擾。目前,蘋果享有美中貿易戰中暫時性的關稅豁免,但未來是否能持續獲得豁免仍是未知數。業界普遍認為,即使蘋果啟動產線外移計畫,如擴大在印度或越南的產能,也難以在短期內完成整體轉移。更現實的問題是,即便轉移成功,其他生產國亦可能面臨不同程度的出口關稅壓力。換言之,蘋果勢必得在「吸收成本」與「產品漲價」之間做出選擇。考慮到公司一貫強調高利潤率的營運模式,未來 iPhone 價格上漲的可能性越來越高。
綜合以上多重壓力,不論是來自原料供應、還是國際政經局勢,皆使得 iPhone 17 的在今年九月即將舉辦的新品發表會蒙上陰影。更關鍵的是價格策略。若材料短缺導致生產成本上升,加上潛在關稅負擔,蘋果可能被迫調整價格結構。但在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成長趨緩、用戶換機週期拉長的背景下,定價策略若過於進取,恐導致市場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