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達自己本身非常喜歡日本的人文風土,尤其是每年的櫻花季只要買的到機票住宿也都會到日本走走看看,今年初阿達在訂機票時日旅經驗老道的朋友建議訂在三月底、四月初應該是最優時間段,由於去年櫻花比較晚開加上遇到連續陰雨,那時雖然也拍了不少照片,不過還是有點遺憾,這次聽專家的加上運氣不錯,剛好遇到接近滿開的時間,今年阿達選擇了幾款旗艦手機去日本走走拍拍,其中主要使用剛發售的 Xiaomi 15 Ultra 進行拍攝,給大家看一下這款新機在旅遊拍攝上的表現。
Xiaomi 15 Ultra 採用了 1 吋 Sony LYT-900 旗艦感光元件,具備 14EV 的高動態範圍,即使在低光環境下也能提供豐富細節,同時支援 23mm、28mm、35mm 三段可變焦距,此外還配備了一顆 200MP 的超級潛望長焦鏡頭,支援 200mm 光學變焦與更高倍數的數位裁切無損變焦,另外還有 5000萬畫素 f/1.8 70mm長焦(3X 光學)與5000萬畫素 f/2.2 的超廣角鏡頭:
接下來直接看照片吧,這次櫻花季雖然只下了半天的雨,不過蠻多地方其實都是陰天,加上我這次拍了千餘張照片,所以只挑一些個人比較喜歡的相片給大家看看。首先來看 Xiaomi 15 Ultra 在一般景色時各焦段的表現,我個人是對 400mm 的長焦段拍攝部分覺得相當經驗,首先是主鏡頭 23mm:
100mm 開始就是 4.3 X 兩億畫素的長焦潛望鏡頭所拍攝的了:
200~400mm都是裁切放大,200mm約 8.6倍:
可以看到就算放大到 400mm(17.6X)欄杆甚至京都塔內部的細節都還很清晰:
接下來看一些讓我覺得很驚艷(或是說離譜)的表現,拍攝摩天輪其中一個車廂:
連裡面乘客與他們正在做什麼都很清楚(400mm):
這還不是最扯的,在大阪水遊館剛好遇到輪船離港:
甚至可以拍到船頭民眾的臉!有點厲害:
接著回頭來看如果用來拍景色或櫻花的話,長焦段能怎麼使用。正常場景下是這樣,雖然櫻花開得很茂盛,但因為每棵樹之間都有一定距離,所以直接拍的話會感覺有點希悉落落:
接著只要切到 3X(70mm)看看,是不是覺得好像百花齊放了?這就是長焦段的壓縮感帶來的效果:
使用100mm 以上就更明顯了:
200mm:
400mm,感覺天空都被櫻花覆蓋了:
說到壓縮感,我最愛去道頓堀拍人群了,用主鏡頭還不覺得人多,長焦拍起來就很可怕,看起來好像水洩不通,但實際上大概就台灣夜市的人潮密度:
來看一下倉敷拍攝起來怎樣,連身上衣服的文字都清晰可見:
接下來大家直接看其他樣張吧,一般拍風景我個人蠻喜歡 70mm、100mm這兩個焦段,都能拍出一定的畫面壓縮感,讓畫面構圖更加豐富:
直接用主鏡頭拍攝的話只要距離別抓太近,f/1.63 大光圈的自然景深效果很舒服:
23mm拍風景當然也是很舒服的焦段:
3X~4.7X(70~100mm)
100mm在徠卡200MP超級潛望鏡頭與 f/2.6 大光圈加持下也是隨便拍都能出片:
就算放大到 400mm (17.2X)細節也一樣清晰,景深也很自然:
哲學之道用23mm拍就沒那麼震撼,70~200mm拍起來就感覺很驚人了:
其他的樣張大家簡單看看:
甚至可以拿來打鳥,大家可以看看下圖的鳥在上圖的哪邊:
大家可以看看這組各焦段下的表現,尤其是 400mm 下蓮花的細節:
拍演唱會或街頭藝人的效果也很棒:
錄影的效果不輸照相:
大家可以看看這組,除了驚人的縮放以外收音效果也非常好:
微縮火車貓咪咖啡廳(這是海遊館附近的分店),不用預約:
拍生態 Xiaomi 15 Ultra 也是首選,來看超遠的大嘴鳥「鯨頭鸛」(這地方是神戶動物王國非常推薦可以帶小朋友來看看):
兔猻(Pallas’s cat)的毛髮就算放大到 400mm 依然根根分明:
超可愛的「小熊貓」(Red Panda):
松鼠:
巨嘴鳥:
神戶動物園個人蠻推薦的,裡面都是一些可愛的小動物可以近距離互動,有的甚至可以觸摸:
接下來是一些室內拍攝的照片:
食物:
小米的人像模式就不用多說了,徠卡人像模式拍起來就是好看,我老婆跟我一樣年紀也是美美噠:
前鏡頭的人像模式摳圖我覺得就有改進空間了:
最後看一下拍夜櫻,我選擇去京都東寺拍攝,真的很棒(不過今年票價漲到2000日幣,但還是很值得):
以上就是阿達這次用 Xiaomi 15 Ultra 拍攝的今年日本櫻花季照片,其實還有幾百張照片與影片,但因為篇幅就不放了,如果您是喜歡拍照攝影的朋友個人蠻推薦這款手機,不管在拍照或錄影方面都有相當不錯的表現,效能也是在當前市場中的前幾名。搭配攝影套組的話會更有使用相機的儀式感,以上給大家作為新機的選購參考,想瞭解更多的話可以點下方的開箱測試裡面有更多的使用環節報告喔。
小米 Xiaomi 15 Ultra vs Xiaomi 15 開箱&選購攻略|2025 最新徠卡影像旗艦巔峰對決,哪款最適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