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在經過多年發展算是非常成熟的技術,在今年 MWC 上 Lenovo 展示了可以用太陽能供電的筆電原型。中國廠商 Infinix 也展示了一款內建太陽能電池的智慧型手機,整個太陽能板覆蓋了機背大部分位置,在理想條件下可提供 2W 的充電功率。聽起來好像很不錯,但為何至今沒有手機廠商推出過使用太陽能充電的 Android 手機呢?
為什麼太陽能充電的手機從沒流行起來?
在世界上大多數地方都有充沛的陽光,可以提供純淨且免費的能源,缺點在於即使你買了市面上最好的太陽能電池,也只能捕捉到約莫四分之一的能量,在實踐中,每平方公尺約 240W 左右,即便是一部 iPhone 16 Pro Max 大小的太陽能電池板,最多也只能產生 3W 功率。
即使適用高效電池,Infinix 太陽能概念手機產生的功率也不超過 2W,我們假設它能發揮最完美的充電效率,一個 5,000mAh 的手機電池需要 9 個多小時才能以 2W 的電源充飽電。現在的手機充電技術發達,即使是最便宜的手機也支援更高瓦數的有線充電,內建太陽能電池無法取代有線甚至無線充電。雖然它可以慢慢地為待機手機充電,但 Infinix 使用的鈣鈦礦電池可能不是最佳選擇,雖然效率很高,但與矽基電池相比,它們在使用時老化得更快。
另一個問題是,太陽能電池需要陽光直射才能達到峰值功率輸出,甚至光線照射的角度也會對電量產生顯著渣一。,當手機放在陰涼處時無法產出任何有意義的電力,而且在室內照明下可能無法運作。雖然有太陽能電池是針對室內使用最佳化,但價格昂貴,且產生的電量微乎其微。換句話說,內建太陽能電池板幾乎無法為手機充滿電。
將太陽能電池板放在機背會帶來一長串連帶的權衡。首先,製造商必須透過使手機更厚或使用更小的電池來為電池騰出空間。此外,如果太陽能電池板擋路,無線充電就不可能實現,然後是耐用性問題。太陽能電池很脆弱,用保護套覆蓋它們又違背了配備它們的目的。即使手機廠商解決這些挑戰,你也不會想拿著手機在強烈的太陽光底下待很久,畢竟熱是電池健康度的宿敵,儘管新的電池技術在這方面可以更有彈性,但現有的鋰離子化學物質在極端溫度下表現不佳,將手機曝曬在烈日下幾乎可以保證會縮短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