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控螢幕在各種小工具上很普遍,手機、平板、手錶甚至汽車導航系統上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身影。就當你習以為常之時,在選購 Windows 筆電時也會不知不覺地把觸控螢幕列入考量,但是觸控螢幕真的是電腦所必須配備的嗎?值得為它花多一點購買預算嗎?
你有必要為筆電選擇觸控螢幕選項嗎?
觸控螢幕通常更貴
觸控螢幕筆電的價格通常會高於非觸控筆電,即使價差看起來不算大,你還是可以將這筆多出來的預算節約下來用於其他可能更重要的升級,例如更高階的處理器、加裝 RAM 或更好的 GPU。但成本落差不僅止於購買時會看到,當你的觸控螢幕破裂時,維修更換的成本也比普通顯示器要高得多。
並非所有觸控螢幕都一樣
筆電上的觸控螢幕品質可能存在很大的差異,有些反應靈敏很絲滑,而有些則可能會感覺鈍鈍的或故障,在便宜的筆電上尤其明顯,畢竟為了降低成本通常會割捨些什麼。
沒有什麼是比你要多戳幾次螢幕才有反應更讓人抓狂,如果你想要投資一台觸控螢幕的 Windows 筆電,請確保它來自值得信賴的品牌,而且在螢幕回應方面有良好的口碑。當你使用它時,請注意螢幕解析度,低解析度(如 1366 x 768)的觸控螢幕看起來會像素化,這會影響到你的整體使用體驗。
觸控螢幕更耗電
觸控螢幕比傳統螢幕消耗更多電量,原因是觸控元件始終保持開啟並隨時準備好記錄你的點擊、滑動,甚至不可避免的誤觸,即使你沒有主動使用觸控螢幕,它仍然會在後台悄悄地用掉電量。因此,如果你長時間依賴筆記型電腦工作、上課或旅行,這可能是一個大問題。當然你也可以隨時攜帶充電器,但也不是到處都有插座好讓你隨時補充電量。
你可能不像所想的那麼常用觸控螢幕
許多人購買觸控螢幕筆電時認為自己會一直使用該功能,後來才會意識到自己幾乎沒有用它,除非你有特定的使用方式(這個後面我們會提到),否則你會發現自己還是最常用鍵盤和觸控板,或是外接滑鼠。
觸控螢幕一開始用起來會感覺很新奇和興奮,可以用它來做些小事,再過一兩周之後,你會意識到自己傳統輸入方式對自己來說更快、更直覺。對大多數人來說觸控螢幕並非必須,而是一種可有可無的功能。
誰才真正適合觸控螢幕?
觸控螢幕並不適合所有人,但當它們適合你的工作流程時就會有很大的幫助。舉例來說,若你的日常工作涉及到手繪、設計或影像編輯,那麼觸控螢幕筆電(特別是可與手寫筆配對)可能會是你的好幫手,直接在螢幕上繪圖時,Adobe Photoshop 和 Illustrator 等程式也會變得更加直觀。
像學生、研究人員或任何需要用筆和紙將想法烙印在記憶中的人,打字固然很好,但有時,手寫可以讓你更深刻地記住它們。使用觸控螢幕,你可以使用 OneNote 或 Evernote 等應用程式將筆記直接記到螢幕上,以數位方式組織它們。
另一類會發現觸摸螢幕方便的人是經常需要瀏覽電子表格、圖表和演示文件的專業人士。如果你曾經嘗試過在會議期間使用觸控板突出顯示圖表或註釋投影片,你就會理解其中難處,有了觸摸螢幕,一切操作都會感覺更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