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度 James Dyson 設計大獎即日起於全球 28 個國家與地區開放報名,James Dyson 設計大獎(James Dyson Award)自 2005 年創辦以來,已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學生設計與工程競賽之一。該獎項旨在鼓勵年輕工程師與科學家針對日常挑戰或全球議題,提出具突破性的解決方案。今年度的大獎已於全球 28 個國家與地區開放報名,並將繼續為優秀的發明提供資金支持與國際曝光機會。本文將深入探討該獎項的歷史、影響力,以及過往獲獎者的成功案例,並展望未來可能的創新方向。
2024 年台灣區冠軍:F+L 照明型通風球
2024 年,台灣的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學生謝明志與大同大學工業設計學系學生周姿羽,憑藉其發明「F+L 照明型通風球」贏得了 James Dyson 設計大獎台灣區冠軍。該發明從工廠實習的經驗出發,針對工廠常見的通風、照明不良等問題,提出了創新的解決方案。
「F+L 照明型通風球」以錐形扇葉與熱對流散熱系統提升通風效果,並以透明上蓋引入自然光,不僅改善了工廠作業環境,還解決了傳統通風球容易漏水、不易拆裝養護等問題。獲獎後,謝明志與周姿羽持續進行改良,希望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並積極申請海內外專利,持續為改善世界各地的工廠環境而努力。
國際獲獎者的成功案例
James Dyson 設計大獎不僅在台灣取得了成功,在國際舞台上也有許多獲獎者持續改良作品並成功商業化。例如,2014 年的冠軍作品 mOm incubators 是一款低成本的充氣式保溫箱,旨在靈活地照料低度開發地區的新生兒。該發明由英國拉夫堡大學(Loughborough University)產品設計與技術系畢業生 James Roberts 所發明,至今已支援 10,000 多名病患,並持續在全球擴展營運,服務範圍包括烏克蘭等動盪地區。
另一個成功案例是 2016 年美國亞軍得主 Shubham Issar 和 Amanat Anand 發明的 SoaPen。這款產品將肥皂製成彩色筆,透過趣味性的方式教導幼童洗手。獲得 James Dyson 設計大獎認可後,Shubham Issar 和 Amanat Anand 於 2018 年在美國推出 SoaPen,持續實踐其使命,致力使手部衛生變得簡單而有趣。
2025 年 James Dyson 設計大獎的申請與評選流程
James Dyson 2025 設計大獎的申請截止日期為 2025 年 7 月 16 日。每個參賽國家及地區的入圍作品將由具備設計與工程專業知識的評審團隊,根據其功能性、設計流程、差異化和商業可行性進行評估。評審團隊選出的國家及地區優勝者將於 9 月 10 日公佈,每個優勝團隊可獲獎金 5,000 英鎊。接著,Dyson 工程師選拔的全球 20 強入圍名單將於 10 月 15 日公佈,而由 James Dyson 本人親自選出的全球優勝者則於 11 月 5 日公佈。這一過程不僅為年輕工程師與科學家提供了展示其創新的平台,還為他們提供了將發明商業化的機會,有想法有創意的朋友快去報名參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