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Watch 向來是手腕上的科技配件,但你可能沒想到,近來有越來越多人選擇把它綁在腳踝上。這股潮流不是為了時尚,而是有實際的原因!到底是哪些因素讓他們放棄傳統戴法,改綁腳踝呢?以下五大理由,或許會讓你對這種新潮用法感到意外!
為何把 Apple Watch 戴在腳踝?這幾個理由讓你值得試試
近來,一項有趣的趨勢正在 Apple Watch 使用者間悄然興起——不少人選擇將手錶戴在腳踝,而非傳統的手腕!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越來越多用戶發現,將 Apple Watch 綁在腳踝上,不僅能改善某些情境下的偵測準確度,甚至能讓運動數據更精確。然而,這樣的佩戴方式並未獲得 Apple 官方的認可。
Apple 目前尚未對此趨勢發表任何評論,在其官方支援文件與技術白皮書中,僅提及 Apple Watch 在手腕上的心率與熱量測量效能,並未提到腳踝佩戴的可行性。雖然 Apple 並未明確反對這種佩戴方式,但從官方文件的角度來看,它似乎並不在 Apple 設計的使用範圍內。那麼,這些選擇「腳踝戴法」的用戶究竟是基於哪些理由做出這樣的選擇?接下來,我們就來一探究竟!
1. 手腕太細,運動時手錶老是滑來滑去
有些人天生手腕纖細,即使使用最小尺寸的 Apple Watch 錶帶,在運動時仍然會鬆動,甚至影響裝置的偵測準確度。例如健身網紅 Ana Espinal 就曾因為這個問題困擾不已。她回憶過去在健身房戴著 Apple Watch 時,健身紀錄 APP 總是不明原因地停止運作。
後來她發現,可能是因為手錶過鬆,導致感應器無法準確測量心率。於是她上網查詢解決方案,意外發現有一小群人早已找到替代方案,那就是把 Apple Watch 綁在腳踝!這個方法讓她驚喜發現,心率偵測變得更穩定,運動紀錄也更加準確,從此她再也不把手錶戴回手腕上了。
2. 腳踝計步更精準,不怕運動數據失準
Apple Watch 的步數計算主要依賴手臂擺動的幅度,但在某些情況下,這種計算方式可能會導致步數嚴重偏差。例如:
- 站立式辦公桌上走步機:手臂沒怎麼動,但腳卻一直在走,結果手錶沒記錄到步數。
- 推嬰兒車時:一手扶著推車,手錶那隻手幾乎不動,導致步數統計低於實際值。
這種情況下,把 Apple Watch 綁在腳踝上 就能解決問題,因為裝置可以直接感應腳步運動,避免計步數據失準。對於注重運動數據準確度的人來說,這招真的很實用!
3. 皮膚問題或刺青,影響心率偵測
除了手腕太細的問題,想必都有過類似經驗,因為皮膚敏感,長時間佩戴手錶容易產生不適甚至過敏。對這些人來說,把手錶戴在腳踝上,避免與手腕的敏感皮膚接觸,無疑是一個更舒適的選擇。
另外,一些擁有刺青的人也發現 Apple Watch 在偵測心率時,如果感測器被墨水遮住,數據可能會異常或完全無法測量。這讓許多有手腕刺青的使用者感到困擾,因為這會直接影響運動紀錄的精確度。
4. 醫護人員的「隱藏佩戴法」
醫院的衛生規範嚴格,許多醫護人員不被允許在手腕上佩戴手錶或飾品,以避免細菌殘留。然而,這對於需要計步數據的醫生與護士來說,卻是一大困擾。解決方法?把 Apple Watch 綁在腳踝!
這樣一來,不但不影響工作,還能記錄每天在醫院內行走的驚人步數。有些醫護人員一天走超過兩萬步,這種佩戴方式讓他們既能遵守規定,又不會錯過 Apple Watch 的健康追蹤功能。
5. 但……小心被誤會成電子腳鐐?
或許你會想:「把 Apple Watch 綁在腳踝,這麼聰明的點子怎麼沒人想到?」事實上,已經有不少人這麼做了,但這種佩戴方式帶來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問題,容易被誤認為是電子腳鐐!有些人表示,當他們穿著短褲時,周圍的人常會以為他們是受監管的罪犯,甚至有鄰居懷疑他們在「居家監禁」。例如 Hughley Beasley 女士就曾表示,她時常需要向鄰居解釋:「我真的沒有被判刑啦!」
雖然這種誤解有點哭笑不得,但如果你不介意別人用奇怪的眼光看你,那麼把 Apple Watch 戴在腳踝仍然是個實用的選擇!
結語
Apple Watch 雖然設計上是為了佩戴在手腕,但如果你的需求與一般人不同,腳踝其實是一個意想不到的好選擇。無論是因為手腕太細、計步更精準、皮膚問題、工作限制,甚至是單純覺得腳踝更舒服,這種「另類佩戴法」確實有其道理。
只是,如果你真的決定這麼做,記得穿長褲,不然可能會讓鄰居對你產生一些不必要的誤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