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今日在新加坡舉辦「亞洲創新日」(Huawei Innovation Day Asia)大會,在會中對於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資訊與通信科技)、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聯網)、Smart City(智慧城市)、SmartHome(智慧家庭)與新一代智慧型手機 Superphone 有相當豐富的研討與分享,接下來就讓阿達擷取重點為大家做詳細說明與報告:
本次創新大會的主題是如何打造 Smart City,新加坡是世界上知名的地狹人稠的國家,所以在智慧城市方面走的相當的前面,不管在交通運輸、水電管理等各方面都深度使用到ICT的各項技術。華為亞洲創新日選在新加坡可說是實至名歸,而新加坡政府、新加坡國立大學也與華為在ICT方面有相當深入的合作:
一開場由新加坡貿工部部長 S Iswaran 先生開場,他表示新加坡由於國土小,為了解決地狹人稠的問題使用了各種先進ICT技術來克服先天條件的不足,現在世界各國許多國家也都參考新加坡的作法,來作為開發智慧城市的參考,新加坡預計在 2017 年時培養出超過2500名專業人員,作為智慧城市的後續研究發展,並發展新的解決方案。並由公司企業與學術單位一起努力智慧城市的發展:
新加坡總理公署智慧國家諮詢與行政辦公室(SNPO)主管 Tan Kok Yam 先生表示,新加坡政府如何提供創新的環境與做「對」的事情相當重要:
政府該做的是「問對的問題」、「支持創新的過程」、「創造測試體驗空間」、「最好改變的準備」,並不斷檢視:
所謂的「問對問題」指的是設想是否周全,如何用ICT改善人民生活(如發展自動駕駛技術幫助通勤者)、如何用ICT創造就業機會、如何讓人們更緊密等等,如果設想有問題就要修正方向:
政府提供資源支持創新活動,如建立研發中心、釋出政府相關的大數據資料、資訊安全研究與提供良好的研究環境等等:
還有做好改變的相關準備,比如說如果要開放自動車駕駛,相關法律的修改要跟的上科技腳步,不論是流程與文化上所要注意的相關事項都是政府應該帶頭要做的: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先生也相當支持新加坡成為智慧國家的政策(有點羨慕新加坡有這樣的領導人與官員):
接下來由印尼 Telkom 電信資深副總裁 Joddy Hernandy 先生分享 Telkom 電信如何將「萬隆」建立成智慧城市的城市框架介紹,雖然是電信公司的分享,但我覺得內容相當好,套在台灣其他都市也都是成立的:
以印尼的都市來說,通常有十大自然與人為共十大問題,如天災、犯罪、髒亂、交通混亂…等各種情況:
所以Telkom 電信發展出十種智慧城市的解決方案,解決人們各種問題:
Telkom 所建立的智慧城市框架共分三層,第一層就是 ICT 基礎建設,包含了各種監控器材、感應器與相關裝置,這部分也是智慧城市的根本。第二層是智慧城市管理系統,前面這兩部分則是電信公司與政府需要努力的。第三層就是最重要的聰明使用者(也就是市民)持續在 ICT 架構底下使用各種設施,以收集相關數據:
也因此政府與電信業者在相關 ICT 與行動網路相關建設扮演了相當關鍵的角色,在完善的ICT建設、電信服務與使用者多重合作之下,才能透過智慧城市架構下的偵測、分析與反應流程解決市民的交通與改善城市環境的問題,現在不只是萬隆在印尼的其他都市也開始展開類似的智慧城市計畫:
接下來由 IFIT(信息技術與創新基金會)的 Stephen Ezell 先生分享建立ICT生態系統、轉型智慧城市的議題:
他表示 ICT 產業佔了全球整體GDP 達 6% ,到了2025年預估全球經濟的一半產值都與數位產業有關 ,在這邊他也特地提到了台灣在 ICT 產業方面有相當大的成就:
為什麼我們要建立智慧城市呢?因為現在全球人口一直往都市集中,智慧城市不但可以有夠好的都市計畫與發展,在健康照護、能源使用上也會比傳統都市好的多:
將來ICT與物聯網還可以改善交通堵塞、回報道路狀況與微調停車費用,連垃圾桶都可透過偵測直接讓附近的清潔隊員前往處理:
他也舉了上海與東京為例,有些設施就使用到物聯網技術,一個公車站牌同時提供了交通號誌、Wi-Fi 熱點、電動車充電與污染偵測等多項功能,這也是 ICT 的基礎建設之一:
在日本智慧城市更是如此,共有橫濱、東京、京都與北九州市等四座主要指標都市,在日本的智慧城市市場在2020年時可望成長到305億美金的規模,相當驚人:
華為 CTO 蘇競釗(Joe So)則是以如何由概念到真實建立智慧城市為主題進行演說,他表示由於人口往都市集中的關係,帶來了公共安全、食物安全、交通擁塞、污染與能源短缺等問題:
透過 ICT 建設、城市發展、社會發展等各因素結合,透過物聯網、資訊流、雲端服務….透過整合,就成為了智慧城市:
透過ICT建設,讓傳輸網路與物聯網能夠架構智慧監控系統,並整合道路行車安全、行動通訊、治安管理…,最後統合由一個指揮中心(UCC)進行管控:
華為安全城市解決方案就可以完整的做到以上所有的工作:
華為智慧城市方案提供了無線、望路、雲端中心、指揮中心、ICT設備建構等服務,在全球更是有眾多知名品牌是其合作夥伴,在全球更是已經有超過30個城市使用:
在這邊大家可能也會想到 ICT 與物聯網的極致之後,個人的隱私問題吧?蘇競釗 先生在分享時也提出一個問題,他問道:「如果今天你忘記帶錢包出門,有誰會專程回家拿?」,另一個問題是:「如果今天忘記帶手機出門,你會想專程回家拿嗎?」,結果幾乎大部分的人都是會特地回家拿手機,蘇先生也打趣的說:「是的,你已經被科技制約與改變了」。人們在享受智慧城市的便利性時就是會面對到一樣的問題,但在各國政府與網路安全專家的監督之下,這其實是不太需要在意的問題。
在談完了智慧城市的解決方案後,接下來就來探討由這些 ICT 裝置所收集來的大數據要如何使用吧!這一段由華為諾亞方舟實驗室副主任 張寶峰先生進行演說:
「大數據」(Big Data)能做什麼?他可以有效的提升運輸、通訊、財經、能源供輸的效率,也可以成為兒童、成人、老人在教育、生活、照護上的依據:
而大數據與智慧城市兩個看起來搭不上線的名詞,兩者間的關係是什麼?簡單說就是都市中的 ICT 設施收集到各種資料(可能是車流、人口分布…)經過大數據分析後制訂政策,這樣就可讓效率或市民生活體驗變的更好、更聰明:
不過大數據看起來很美好,但實際上在效率/成本上非常驚人,張先生舉例說明,假設要以最快的速度傳輸10TB的3D電影到美國,就算使用世界上最快的韓國網路需要120小時,結果把影片裝在硬碟搭飛機送去只要12小時,以時間成本來說現在的網路速度是不夠快的,更別說要儲存傳輸更巨量的大數據資料,而且要結合運用在其他層面也是問題:
大數據的另一個問題是「樣本數真的夠大嗎?」,已可口可樂與Apple為例,可口可樂在之前想要改可樂配方,為此曾經做過大數據分析,雖然樣本數有27萬之譜都覺得新配方比百事好喝,但上市後反而造成了23%的銷售衰退,原因是消費者不喜歡「變」。反觀之前死活都是4吋螢幕的iPhone則是因為經過分析消費者喜歡大螢幕而推出iPhone6獲得巨大成功:
中場邀請了幾位教授與講者進行了「如何助力構建ICT生態系統幷促進業務的發展」座談,其中的學者們談到,智慧城市不是一切問題的解決方案,而是一把提供人們更好生活的大傘。另外他們也認為大數據的保護防駭是很重要的議題,確保資訊不會外流。此外也期許智慧城市可以成為一個ICT創業平台,領導者應該為他的市民提供這樣的舞台。智慧城市要能可長可久的永續經營,要有一個商業模型,並要把市民導入智慧城市之中這樣才能長久。相關的論述也相當精采:
亞洲創新日的後半段邀請到日本軟銀(Softbank)全球業務部副總裁 Akihiro Oshima 先生進行演說,他表示日本軟銀現在他三大主要發展方向為物聯網、人工智慧與智慧機器人:
他提到科技進步方面,固網的速度在近25年間成長了15000倍,但使用的裝置由桌機、筆電到行動裝置卻越來越輕(時代的眼淚):
甚至在2018年可能將會出現比人類頭腦還要聰明的處理器:
而物聯網的成長也很驚人,預估2020年時全球將會超過500億組聯網裝置,到了2040年時則會來到10兆之譜,平均每一個人會擁有超過1000部以上聯網裝置(包含手機、家電、汽車…),因此相關的大數據經過分析後將會產生新的商業模式,包含了飲食、醫療、運動…:
他這次帶來的是由軟銀設計、富士康生產製造的 IoT 智慧機器人「Pepper」,在日本創下一分鐘完售的紀錄:
Pepper是一款提供陪伴功能的人形機器人,具有感知、照護、談話與傾聽功能,並且會說17國語,可即時做出對應的表情與反應,並可養成自己獨立的性格,對於幼兒教育、陪伴老人方面有相當不錯的效果(希望日本人快做出小叮噹XD):
會場也準備了一台Pepper機器人,在中場休息時間相當受到歡迎:
在亞洲創新日的後半段講到了物聯網最重要的周邊「手機」,由華為戰略行銷部總裁 邵洋先生為大家分享「下一事帶的行動裝置,由智慧手機到超級手機」這個主題:
大部分的人可能知道華為現在是大陸第一的手機品牌,同時也是世界第三大手機製造商,您可能不知道的是,華為同時也是 Fortune 前五百大企業中的第228名,也是世界百大品牌的第88名,而且自從推出智慧手機之後一直持續高速成長,2013年的榮耀系列更是往上爆發:
邵洋先生表示自從1995年第一款功能手機推出以來,一直到12年後 2007 年的 iPhone 問世,隔年 Android 系統誕生,華為認為下一個12年時(2020年)應該會有一款全新型態的超級手機:
邵洋先生為我們介紹了華為下一世代的概念手機「Superphone」,將融合物理與數位科技,讓人類與全世界更加親密。華為一直致力於透過創新來創造價值。Superphone 的誕生將帶來前所未有的數位生活、將可與任何事物連結、並具備無縫整合的連線能力:
Superphone 將重新建構真實物理世界,內建智慧感應器,具備人體/物件辨識與3D 掃瞄的功能:
Superphone還可以無縫的與其他智慧裝置互相作用,如AR / VR、全景虛擬與全息攝影(大家可以想像有點像星際大戰的虛擬影像對話):
雖然現在聽起來 Superphone 還是相當虛無飄渺的裝置,但華為在下20年會繼續往雲端服務、無人駕駛、大數據、AR/VR、奈米科技…等各領域持續耕耘努力,搞不好不需要12年我們就有機會能夠使用到這款科幻片中才會出現的產品也說不定:
最後亞洲創新大會在幾位大師和與會產業代表討論 ICT 創新如何為亞洲區的人們帶來更聰明的生活中結束了,全世界都在討論大數據、物聯網與ICT產業,但真正付諸實行並在許多城市與當地政府埋頭苦幹的業者恐怕沒幾個比華為還要努力。華為在全球擁有超過 76,000 名研發人員、18 個研發中心、 19 個聯合創新中心以及 700 多個各產業的合作夥伴,每年更在 ICT、IoT、Big Data、Smart City等各方面持續投入龐大研發經費,華為不只是只做手機與基地台,在將來的物聯網世代也準備好了,台灣的業者還在等什麼呢?至此我不禁有點擔心,畢竟創新不等人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