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高通宣布與Vodafone 與Thales合作,將 SIM 卡功能合併到設備主處理器,展示採用 iSIM 新技術的智慧手機。這是全球首次將 iSIM 技術用於智慧手機。
iSim是什麼呢? 與eSim有什麼差別呢? iSim會成為新一代Sim卡主流嗎? 以下作一解析:
1.什麼是iSim?
【iSim】是一種符合 GSMA(全球行動通訊系統協會)規範,將 SIM 卡從單獨的晶片整合到系統單晶片 SoC(System on Chip)上,這將大大減少了電路板的占用面積,零件採購和物聯網裝置的製造成本。早在2018年ARM 就公開 過 ARM 架構 SoC 整合 SIM 卡的【 iSIM 】技術,高通也在MWC19 上海展示過【iSIM 】技術,這次高通展示使用三星 Galaxy Z Flip3 5G,搭載驍龍 888 5G 晶片,以高通安全處理器執行 Thales iSIM 功能,可算是首款運用在智慧型手機上的商業化運用。高通表示,將【iSIM 】直接將 SIM 技術整合到設備主晶片組,關鍵特性是消除 SIM 卡物理空間需求,兼具 eSIM 優勢,包括電信商遠端 SIM 配置、更高安全性保障..等等,iSIM 技術具備以下優點:
A.釋放設備內部空間,簡化和增強設備設計和性能。
B.將 SIM 功能與 GPU、CPU 和數據機等多種關鍵功能整合到設備主晶片組。
C.允許電信商利用現有 eSIM 基礎設施配置遠端 SIM。
D.以前無法內建 SIM 功能的大量設備添加行動服務連接功能。
E.能將行動服務整合到手機以外設備,包括 AR / VR、平板、可穿戴裝置等。
2.iSim與eSim的差異:
【eSIM】 (Embedded-SIM,嵌入式 SIM 卡)是 GSM協會推出的新一代 SIM 卡規格,是一顆SON-8的封裝IC,尺寸僅有6mm x 5.0mm x 0.9mm,直接被嵌在行動裝置的電路板,實現了對任何行動數據連接裝置的遠端 SIM 卡開通(RSP)它可以輕鬆、安全地從行動網路電信公司空中設定 (OTA) 一個或多個設定檔,不但省去傳統SIM卡的卡槽空間,也可以減少傳統 SIM 卡能被隨意取出或者移除,導致失竊或服務中斷的風險增加。
【iSIM 】其實就是將【eSIM】單獨的IC晶片整合到系統單晶片 SoC(System on Chip)上,更進一步減少了電路板的占用面積,零件採購和物聯網裝置的製造成本,具備體積更小的優點,可以應用在更小型的物聯網裝置上。
3.iSim會成為未來Sim卡主流嗎?
根據 Counterpoint Research 預估,到 2025 年,全球將近 50 億的消費電子產品將支持 iSIM,主要運用的產品為智慧手機、智慧手錶及物聯網CPE(客戶端設備)。由於Apple iPhone與Google PIXEL手機率先帶動使用eSIM風氣,截至 2021 年 6 月,全球已有100多個國家/地區近 400 家電信商推出 eSIM 服務,只要Apple 新款iPhone願意使用iSim技術,iSim取代目前的eSim並不困難。
不過,不管eSIM或是未來的iSIM,都有助於用戶更換電信業者,所以大多數電信業者並非樂意推廣eSIM。凡手機送修、換手機、手機重置..等等導致需移除原eSim方案須重新下載eSIM,台灣電信業者都要在收取$300 eSIM設定費。
目前支援eSIM功能的智慧型手機也只侷限在Apple iPhone系列、Google Pixel系列及三星旗艦級手機為主,eSIM無法普及與中國大陸電信業者認為eSIM申辦無法落實身分證實名制有關,Android陣營要全面改用iSim或eSim 仍有一大段路要走。
不過,隨著5G運用持續發展,iSIM可以有效大幅縮小物聯網裝置的大小,增加更多的物聯網應用與環境,後續在穿戴裝置或是5G物聯網裝置使用iSim技術仍是相當樂觀的。不過,智慧型手機使用iSim是否可以蔚為風氣,關鍵在Apple是否願意改用; iSim普及的最大障礙仍是中國大陸是否鬆綁eSim或iSim 在申辦電信門號卡或是物聯網卡申辦的相關規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