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所謂的超級電腦競賽,排名時常變動,時常有某個國家或企業組織宣布運算效能進入前十或是擠下第一。不過最近最快的超級電腦卻不是某個國家或企業的私有物,而是 Folding @ Home 計畫。該計畫最近宣布,其累積預算效能已達到每秒 1.5 ExaFLOPS。這個運算效能仍在增加,但已經遠遠甩開原本的世界最快超級電腦 IBM Summit,並且比該電腦的理論運算效能 200 PetaFLOPS 還快 7.5 倍,若用該超級電腦的平均運算效能 148.6 PetaFLOPS 來算,則快了 10 倍有餘:
▲Folding @ Home 在全球網友合力下,運算效能竟比世界最快超級電腦快了近 10 倍
FLOP(每秒浮點運算次數,FLoating-point Operations Per Second)這個字眼很多常看科技訊息的玩家大概都能理解,加入 Exa 前綴字或許有人不懂。其實這個字就跟大家常看到的 Mega、Giga、Tera 前綴字一樣,代表著一定的數量。Exa 代表 1018 ,ExaFLOPS 就是 1018 FLOPS。以台灣的數字用法來說,百萬是106,億是108,兆是1012。Exa 的 1018 有人認為叫「京」或「萬萬億」,也有叫「萬兆」的。在超級電腦的運算領域很少用到這個詞彙,世界最快的 IBM Summit 超級電腦也沒用到 ExaFLOPS 作為運算效能的單位,足可見得,Folding @ Home 這回可說是算出了新高度。
由於近期武漢肺炎(COVID-19)大流行,先前該計畫已經呼籲全球各地民眾踴躍參與該計畫,貢獻自家電腦的閒置運算能力。雖然一個人的力量很渺小,但隨著許多人加入該計畫參與運算,以及世界各地的政府與企業機構呼籲之下,該計畫已經累積到相當可觀的運算能力,來分析該病毒特性,進行疫苗與抗體的研發。考慮到參與該計畫不但沒有收益,還得貢獻電腦運算效能及自行支出電腦運作時所需的用,不禁讓人讚嘆世上真的有許多無私的人,為了全世界人民的期望一點一點的奉獻出電腦運算效能:
▲筆者電腦不快,這些天斷斷續續為該計畫貢獻了點微末成績
至於這麼龐大的算力最後用了多少處理器跟顯卡達成呢?據 Folding @ Home 以 50 天內有回傳運算結果的電腦數量統計,該計畫已募集了 593,983 個處理器,以CPU核心數量來統計則是有 4,630,510 個 CPU 核心參與運作。從這點來看,相信有相當多使用者使用 4 核心,甚至 8 核心處理器參與了計畫。顯卡方面,使用 NVIDIA 顯卡的人或許較多,總數達到 356,065 片顯卡,而 AMD 顯卡較少些,但總數也來到 79,498 片顯卡。雖然用「片」做單位或許有些不準確,但使用到多核心顯卡的使用者,推測也是相對更少些:
▲雖然多數算力主要來自 Windows 平台,但 Linux 與 macOS 使用者也有不少參與在其中(圖片翻攝自 Folding @ Home 官網)
▲Folding @ Home 全球團隊排行,台灣團隊世界排名目前 15 (圖片翻攝自 Folding @ Home 官網)
Folding @ Home 雖然以非政府組織的身份擠進全球運算效能排行榜,但不代表超級電腦們不參與。據了解,以 IBM 為首的企業組織們組成了 COVID-19 高效能運算聯盟,該聯盟主要將全美各地研究機構、技術公司運行的超級電腦匯集起來,以研究流行病學、生物訊息學和分子建模方面的研究領域作為主要的運算目標。目前參與該聯盟的所有超級電腦們總運算效能達到 330 PetaFLOPS,雖然看起來比 Folding @ Home 遜色些,但也在這次防疫作戰中,發揮一定的影響力。
消息來源:Anand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