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KIA 9 PureView(以下簡稱NOKIA 9)絕對不是一個讓人感到陌生的設備,早在去年9 月份就已經有確實的渲染圖曝光,顯然在當時已然是一個開發成熟的設備,但是不知道什麼原因卻一直沒有正式發布,一直到今年MWC 期間,HMD Gobal 才在西班牙巴塞羅那正式發布了NOKIA 9。沒錯,是和去年曝光的一樣,NOKIA 9 確實搭載了五顆攝像頭。
把NOKIA 9 拿在手裡的時候,我一直在思考應該怎麼去解讀這款手機,顯然作為一款高端機,它不像之前我們評測過的NOKIA X7 那樣是一個定位中端的性價比機型,同時也和那些賣的更便宜走量的機型無關。它是一個更高端的,但是錯失一些時間的機型,現在再來拿配置或者設計來說事已經變得沒有意義和必要,更重要的是,在NOKIA 9 身上我們能看到怎樣的思考和啟發。
NOKIA 9 是一款具備強烈個性的手機,與之相反的則是小米9,那是一款沒有個性的手機。不過我並不是說小米9 不好,相反這是一款完成度很高,同時也能大賣,用戶拿到手裡亦能感覺滿意的手機。但NOKIA 9 不是這樣,在NOKIA 9 身上能看到很多反流性的設計,它是一款「Singular Phone」,是反主流設計甚至是反主流審美的手機。
而這種反主流的集中體現就是後面那五顆攝像頭,加上激光對焦和閃光燈,一共有七個陣列式排布的開孔。很多人不僅表示這個設計非常醜,甚至還引發了他們的密集恐懼症。雖然這些人多半是裝的打一頓就好了,但卻引出了一個關鍵的問題,NOKIA 9 為什麼要用這種反主流審美設計,或者說這種設計是不是真的能帶來非常高的收益。
再繼續往下之前,我們先稍稍回到手機本身給人的感覺上,免得好像沒有摸過一樣就侃侃而談,實際上從點亮屏幕開始就能感受到一種時代的錯位感。
NOKIA 9 搭載了一塊6 英寸18:9 的OLED 屏幕。實際上從去年開始,18:9 的屏幕幾乎就已經不再出現了,因為對於大多數手機來說,更加修長的19:9 甚至19.5:9 屏幕能夠實現更高的屏佔比,至於前置攝像頭的部分,「劉海」、「水滴」、「珍珠」、「打孔」這些方案隨便你用。
因為屏幕比例的緣故,儘管NOKIA 9 已經很緊湊,但在視覺上的觀感還是比那些更流行的機顯得「矮胖」一點,但對我個人來說這還好,我自己依然在用有著「額頭下巴」的Galaxy Note 9,也並沒有覺得這款手機在設計上落伍過氣,但也不可否認的是,還是會有一部分人會覺得18:9 已經被淘汰,他們更愛水滴屏和打孔屏,儘管落後並不等於不美。
至於屏幕顯示效果,這是一塊2K 級別OLED 屏幕,我們很少在非三星的機型上見到2K 級別的OLED,所以這塊屏幕來自於LG,亮度能夠達到600nits,覆蓋了103%NTSC 色域,但是相比三星自家頂級屏幕自然是有著差距,而和目前在國產手機中常見的1080p 屏幕對比中,細膩度方面會佔據一定的優勢,但整體觀感上卻無法勝出。
難得的是NOKIA 9 還搭載了屏幕指紋,前面我也說了這是一款早就立項完成的手機,所以在屏幕指紋這項技術上顯然它不是我們最近熟知的那些第五代、第六代屏幕指紋技術,這就意味著在識別速度上肯定沒有太大的驚喜,從實際上感受上也比搭載第五代屏幕指紋的小米9 要更慢,更接近剛拿到小米8 透明探索版時給我的感覺。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NOKIA 9 的背面雖然有五個攝像頭,但是沒有一個攝像頭是突出的,整個背面很平整,這種平滑的手感在記憶中似乎已經是一種很久未曾再體會過的感覺。尤其是背部還有一定的弧度,我一直覺得這種弧度並不需要刻意營造超薄手感,只要握持穩當舒適即可。
NOKIA 9 也並沒有因為多個攝像頭而變得更厚,8.2mm 的厚度仍然在可接受的範圍內。NOKIA 9 的絕對重量只有172g,和現在動輒200g 以上的手機來說自然是很苗條的,但在實際感受上只能說是中規中矩,並沒有像三星S10 那樣輕巧過人的感覺。
現在我們再來繼續聊聊NOKIA 9 的攝像頭吧,如果來分析這五顆攝像頭的構成可以發現,在這個攝像頭陣列當中,實際上這樣的排布是有著明確的意義和功能的,我們可以把這五顆攝像頭分成兩部分來看待,首先是中間和最底下這兩顆攝像頭是彩色攝像頭,它們會一起捕捉環境中的色彩和亮度信息,而另外三顆呈等邊三角形分佈的攝像頭則均為黑白攝像頭,它們只會捕捉環境中的亮度信息,最終將這五個攝像頭所捕捉的畫面合成為一張。
五顆攝像頭每一顆都是1200 萬像素,單個尺寸1.25μm,光圈也都是F/1.8,顯然在攝像頭數量上增多這方面,它和今年流行的三攝四攝完全不是一回事。沒有長焦,沒有超廣角也沒有ToF,這五顆攝像頭在基本規格上是完全相同的,一切都是為了一個目的——寬容度。
通過不同的曝光設置,將五顆攝像頭捕捉的畫面最後合成一張,帶來了高達12.4 檔的動態範圍表現以及1200 層級的景深數據。這種不走尋常路的多攝像頭用法,讓我回想起諾基亞7 年前在MWC 發布那款震撼全球的NOKIA 808 PureView,只是七年之後,一切已是物是人非。
從思路上講,兩者相似的一點在於都是為了達成某個超高規格的參數,從而犧牲了很多外觀設計和基礎體驗,比如NOKIA 808 的整體厚度就無可否認的十分驚人,至於NOKIA 9 ,密集恐懼症的評價已經說明了一切。
另一方面,NOKIA 808 當年的4100 萬像素同樣是超過處理器能力的數據量,需要外掛ISP 解決,同時也帶來了包括反應慢,存儲照片費時等副作用,這些問題在NOKIA 9 上則有過之而無不及,最明顯就是相機啟動慢,存儲合成照片更慢。在開啟深度圖模式下,拍攝一張照片需要合成時間需要10 秒左右,儘管外掛ISP 在後台處理合成時你還可以繼續拍攝,但對於想要立馬觀看效果的人來說,這個時間還是大大超過容忍度。在關閉深度圖模式下,合成時間會縮短到6 秒左右,仍然是一個不容易接受的數字。
至於實際效果如何,就直接看樣張表現:
從實際拍攝的樣張來看,NOKIA 9 的樣張有著類似HDR 模式的寬容度,所以在選項設置裡也不再有單獨的HDR 開關,隨手拍攝都是HDR 效果,這點在大光比的環境下尤為明顯,好處就是高光和陰影都不會對比過大,使得畫面每個部分都更清晰可見。
▲ 上圖為NOKIA 9 拍攝,下圖為三星Note9 拍攝
但是NOKIA 9 的隨手拍效果究竟有沒有超過其它手機開啟HDR 的效果?我嘗試了夜晚用Galaxy Note 9 開啟HDR 作為對比,一番查看之下感覺和NOKIA 9 算是平分秋色。某些地方Note 9 高光會壓的更好,但是畫面整體上不如NOKIA 9 清晰銳利,同時由於HDR 的間隔拍攝在運動物體上容易出現鬼影和模糊的現象。
而在顏色上看,NOKIA 9 的樣張對比現在喜歡自動「加味精」的AI 場景來說,明顯要偏素不少,甚至有時候直出色彩會過於清淡,需要自己再進行後期,就拿那張在網絡上流傳較廣的NOKIA 9 攝影師樣張來說,也是經過了後期調整的結果。
另外NOKIA 9 並沒有類似超級夜景的功能,在極限暗光下的差距依然是明顯的。
白天的NOKIA 9 同樣不是完美的,除了顏色繼續樸素之外,最大的問題是在對天空的處理上,拍照當天北京的天氣可以說是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天空難得很清澈碧藍,但是NOKIA 9 有時候會出現天空曝光壓得太多導致欠曝,或者有時候處理不夠自然。
拍照之外的其它東西,諾基亞現在可能是除Google 外最快跟進Android 9 的廠商,3320mAh 電池,支持無線充電以及IP67 防水,至於驍龍845 和6GB+128GB 的配置,我覺得不再多說也罷。
更深層次上說,NOKIA 9 更像是一個「秀肌肉」的產品,和NOKIA 808 在思路上是類似的,它未必是一個正確的趨勢,而更多是一種嘗試。這種嘗試也並非沒有意義,比如當年在NOKIA 808 之後,OPPO 就受到啟發使用超採樣技術推出了6400 萬像素超清合成照片的功能。
同樣,NOKIA 9 對多攝的處理可能對今後的手機攝影發展會有同樣的啟發作用,比如小米就已經宣布和Light 公司合作提升多攝成像品質,而後者最出名的產品就是在2015 年推出了一款搭載了16 枚攝像頭的便攜相機,而NOKIA 9 的多攝處理,也同樣受惠於這家公司的技術。
NOKIA 9 注定是一個不會大賣的機器,但透過「密集恐懼症攝像頭」背後,這種極端還是當年NOKIA 才會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