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會發明各種東西來輔助自己不要過於勞累,因為打掃辛苦而誕生的掃地機器人很大程度的方便了大家的生活,但最近一家生產商 iRobot 在使用者條約中設下陷阱條文,一旦同意,就能出售那些機器人們蒐集來的個人資料,並販售給其他公司。換句話說,機器人走過多少距離,在多大範圍移動,還有你家的格局,將都被分享出去:
原廠聲明更新:
- iRobot並未條列任何條文陷阱,使用者權益與條文應當由使用者閱讀後做出同意勾選,若使用者未詳細閱讀做出同意勾選,責任不該由iRobot承擔。此外總部從未表示將販售相關使用者資料,當然也不會存在販售給出價最高的組織。
- 第一點所提,目前並未做出販售,未來也不會販售,報導中的「拿客戶資料換錢的黑心企業」是錯誤不實的指控。
提起 Roomba 相信喜歡掃地機器人並略有研究的人肯定認識, iRobot 這家公司在 2015 年推出名為 Roomba 980 智慧掃地機器人,從此之後許多掃地機器人一一出籠,每一家的機器人都各有特色,到後來甚至科技越來越進步,向米家掃地機器人那樣會主動掃描家庭格局並計算最佳掃地路徑的機型也漸漸成為大家所推崇的產品。
掃地機器人主要原理是連接到 WI-FI,透過感測器跟定位來收集空間資料,而這些資料會傳送到官方的伺服器內,美其名是讓官方能夠有修正掃地機器人韌體,最佳化其工作表現所用,但大家不知道的是,這家公司已經將這些數據作為可賣錢的商品,悄悄的銷售給出價高昂的其他企業:
會買帳的企業或許不算多,至少 Google、Apple 跟 Amazon 這些致力於人工智慧,在機器人產品上涉獵頗深的公司相當感興趣,在不費吹灰之力,只有帳戶的數字動一動,就能獲得許多消費者的使用數據。
很多人都很重視隱私,相信沒人喜歡跟全世界分享自己的居家環境,掃地機終究是最瞭解我們家庭環境的機器之一,而透過他所收集的資訊,也往往會直接透過你家的無線網路回傳道該公司伺服器內,雖然這段過程你不一定清楚,之所以能這麼光明正大,毫不遮掩的做這種事,其關鍵就在消費者所簽署的使用條款。
雖說 iRobot 公司 CEO Colin Angle 表明客戶的資料不會在未經許可的前提下被出售,但根據路透社報導,問題在於 iRobot 公司的原始服務條款與隱私政策條文中,其實已經列出有權分享用戶的個人資訊,這些條款往往透過法律用語去包裝,況且,大家通常在簽署定型化契約時,並不會詳閱條款文字,導致大家一一中招。就算未來告上法庭,由於條文帶有法律效力,往往敗訴機會更高些:
目前這起事件在國外相當熱門,畢竟外國人比起我們更重視自己的隱私權,面對這種把客戶資料拿來換錢的黑心企業,就算勝算不大也要想盡辦法告上法院。至於事件最終會如何落幕,iRobot 這家過去為軍方做拆彈機器人,後來做掃地機器人的公司是否能全身而退,對大家來說相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