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 Xiaomi 13 Pro 開箱裡面,阿達就已經提到這次去日本名古屋賞櫻+玩九天,整個行程下來拍了超多的照片,雖然說前四天都是陰雨,但後面幾天天氣爆好,我也衝了趟京都走走逛逛(個人蠻推薦名古屋的,入境人少通關快,去大阪、京都其實都是半小時~兩小時車程就會到,名古屋好玩的點也不少),拍了兩千多張照片,因為不可能都丟進開箱文裡(會超級多圖片),所以另外發一篇分享,也順便分享幾個我覺得不錯的京都、名古屋賞櫻景點。
京都在櫻花季時幾乎處處都是美景,真的要逛的話其實反而會有選擇障礙,我自己的走法是先到已經廢棄的蹴上傾斜軌道,這邊景色真的不是蓋的。上一篇裡面阿達提到「徠卡生動」與「徠卡經典」兩種色彩模式,在戶外拍攝櫻花時就會有不同的感覺,如超廣角端 14 mm 的徠卡生動(上)與徠卡經典(下),在天空與樹葉的部分色彩風格就有些不同:
主鏡頭 23mm 個人也比較喜歡徠卡生動色調一些:
離開蹴上鐵道,走一小段就可以來到「哲學之道」,銀閣寺也是在附近,不過我這次就沒進去了,因為排隊要超過一個小時才進得去銀閣寺。哲學之道全程兩公里左右,兩旁種滿了櫻花樹,相當值得在櫻花季來走走:
以這一組為例,徠卡生動的花與天空顏色都很鮮豔(比現場實際的顏色對比要高一些),看起來很舒服:
但徠卡經典感覺在四個邊角會作出類似鏡頭邊角暗影的效果,色彩也比較平淡,但增添了一種老相機感:
這一組則是 23mm 直接無損 2X 變焦拍攝:
多放幾組徠卡生動與徠卡經典的對照給大家參考,我自己覺得徠卡生動比較適合拍自然風景,徠卡經典拍街景與室內感覺比較對味:
接下來看看夜間拍攝,在夜間與低光源環境下,徠卡生動與徠卡經典比較明顯的差異我個人覺得是測光/曝光策略的差異,拍了十幾組我發現徠卡生動會比較「不那麼爆」,徠卡經典在部分場景下曝光有點過,暗部則是不夠亮導致有點丟失掉細節:
▲徠卡生動曝光正常。
徠卡經典的暗部細節比較不明顯,但更突顯攝影主體:
這組徠卡經典(下)在畫面邊角部分有類似老鏡頭的暗邊感覺,花朵與左側河岸的石頭感覺有點過曝,我個人覺得主要因素是 Xiaomi 13 Pro 在低光源環境幾乎也鮮少進行多幀合成來疊亮畫面(大底就是比較狂),跟傳統智慧手機處理這類場景的對應策略不同的因素:
但老實說徠卡經典所拍出來的照片是比較接近現場真實畫面的,徠卡生動雖然看起來比較討喜,但 AI 介入就比較多的感覺:
接下來看看各焦段的夜拍表現,23mm:
23mm 兩倍無損,畫面依然很乾淨:
75mm 3.2X 長焦鏡的表現,我個人還是很喜歡:
色調的比較之後來看看鏡頭焦段的表現,Xiaomi 13 Pro 搭載三顆等效 14mm 超廣角、23mm 主攝與 75mm 長焦鏡頭,小米也沒有像其他廠商那樣主打高倍率變焦,但 13 Pro 最高也是可以數位變焦到70X的,在30倍之前我覺得還算可用,也很夠用,畢竟高倍率光學變焦好幾年前就流行過,小米 12 Ultra 也配置過 120mm焦段過,因為使用率不高(而且鏡頭稍微偏移就找不到目標),後來幾乎所有廠商都不再配置高倍率鏡頭了,把主力焦段畫質做到最好也許是比較正確的選擇:
3.2X認真說一般環境也夠用了,比如說河裡的鴨子:
拍昆蟲、蜜蜂都很夠用,其實實務中畫面突然放更大有時候反而會需要重新找被攝物而失去抓拍時機點:
以下的照片均使用徠卡生動拍攝,使用焦段在照片右下角都有標示,今年拍得很開心:
這次帶 Xiaomi 13 Pro 來日本拍攝櫻花真的相當的滿意,對焦精準、顏色飽滿,徠卡各種拍攝模式的變化性也很豐富,除了拍照以外 13 Pro 的錄影防手震表現也是相當優異,錄影時切換對焦物也沒發生拉風管的狀況,三鏡頭的無縫縮放也很順暢,唯一比較可惜的是三鏡頭無縫切換只支援 4K 30FPS 錄影格式,如果改為 4K 60FPS 格式之後就無法無縫縮放切換鏡頭,不知道是韌體問題還是硬體問題。超大的螢幕與超長的續航;還有個人覺得合理的價格,整體使用體驗相當舒服!如果您想要一支拍照、效能、續航都全面性優異的手機的話 Xiaomi 13 Pro 是目前最好的選擇之一,但如果預算有限又不想在拍照、影像方面做太多讓步的話,那麼 Xiaomi 13 價格更親民,也值得您參考,以上提供給大家作為選購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