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出處(請點我),這一篇實在寫的真好,希望日後不要再有機會立這種紀念碑了(尤其是台灣我覺得很有機會….)
這兩天,Youtube上有一個2006年播出的日本舊節目「失敗如此發生」引起了一陣討論,它的副標題是:「海嘯的失敗沒有被傳承」。
2006年6月16日,是發生在明治29年(1896年)的「明治三陸地震」110週年。當天NHK對此曾經製播了一段專輯,談到在岩手縣宮古市的某個山丘上,有一座建於昭和8年(1933年)的大津浪(海嘯)紀念碑。上面簡單而沈重地刻著幾行字:
高き住居は児孫に和楽
想へ惨禍の大津浪
此処より下に 家を建てるな明治二十九年にも 昭和八年にも
津波は此処まで来て部落は全滅し
生存者僅かに 前に二人後ろに四人のみ
幾歳経るとも要心あれ
定居高地子孫得安樂
思及大海嘯慘劇
不要把房子蓋在比這還低的地方明治二十九年和昭和八年
海嘯及於此處,村落全毀
先後僅兩人與四人生還
不管過了多久都要謹記在心
這類的鎮魂碑和慰靈碑,事實上總共有200個左右(這個網頁可以看到宮古地區海嘯紀念碑的詳細表列與照片),廣泛散佈在三陸海岸地區沿岸的丘陵地和高地上。1896年的明治三陸地震引起了最高達38.2公尺的海嘯;而1933年的昭和三陸地震,也在同一個區域留下了28.7公尺的海嘯記錄。這兩次地震的共同點都是陸地上的震度並不很強,但隨後湧到的大海嘯卻幾乎把整個區域夷為平地。
宮古大津浪紀念碑。這塊石碑所在的 姉吉聚落在這次地震及海嘯中,幾乎平安無事 |
明治三陸地震造成了兩萬兩千人死傷,37年後的昭和三陸地震則奪去了三千人的性命。然後是這次的東北太平洋海岸大地震。這200個紀念碑,儘管被很仔細地一一拍攝、抄錄下來,很可惜地仍然沒有發揮建立者所希望達到的目的。
NHK的節目,就是在探討:為什麼在前人留下這麼明顯直白的警告之後,同樣的悲劇卻還是每隔幾十年就重演一次?
結論是:再怎麼大的災害,經過幾個世代後都會被遺忘。即使有如此明顯的警告、即使人們在理智上完全認知到海嘯是一種巨大的天災,但是在幾十年的區間中,人們會開始用各種理由來說服僥倖的自己:「在我的一生中,應該不會碰到這種事。」人們也不會或不願意識到,在自己在世的幾十年當中,一定會遭遇到同樣規模的災害。
換句話說就是:「我知道海嘯很可怕。我也知道這裡發生過不只一次海嘯。海嘯以後也還會來;但我應該不會碰上。」營生也不是可以隨便放棄的東西,於是日子也就一天天這麼樣過了下去。(補充:在我寫完這篇文章幾小時後,日本那邊有一條新聞:福島電廠機組的設計者出面表示:1960年代設計福島電廠機組時,曾經設想幾種極端狀況:渦輪機因事故或地震撞擊原子爐、M9.0地震、墜機直擊機組。但他的上司認為「何必去擔心那種千年才會有一次的狀況」而一笑置之。這個設計者表示,「當時因為不認為會發生M8以上的地震,所以也沒有把十公尺以上的大海嘯列入設計條件。女川電廠、柏崎刈羽電廠的緊急電源系統,也都有同樣的弱點。」結果這被付諸一笑的「千年一遇」的狀況,僅僅四十年後就發生了。)
不管是日本或台灣,海嘯和地震如果用三十年當成區間的話,或許可以說是「發生機率百分之多少」的機率問題。畢竟我們都已經被專家、媒體與政府訓練得非常習慣以機率來看事情。但如果將區間拉大到以百年計算,就變成了「百分之百」會發生的災害。但是社會會忘記遭受天災時的想法,記憶也會隨著時間風化。就在大家都忘得差不多的時候,海嘯就再度發生,而反覆造成同樣嚴重的損失。
從大海嘯災難中生還的人,會在遠離海岸的高地上重新開始生活,但三陸海岸地區可供居住的平地不算多,居民的營生也多以漁業、養殖業為主。靠海維生的人,終究沒有辦法長時間離開海岸。於是,跟上一次被海嘯徹底摧毀的木造家屋相去無幾的聚落,又紛紛被重建起來,而且再一次逐漸靠近海洋,直到又一道海嘯越過堤防為止。
另一個因素,可能是對科技的過剩信心。同樣在岩手縣的釜石市,擁有世界最大的防波堤。上面這支長達15分鐘的影片,非常清楚記錄了一開始現場人們在高處,只預期會看到壯觀浪潮的樂觀氣氛,但影片剛過九分鐘,海嘯開始越過堤防,沖入港區時,眾人情緒瞬間驚恐萬狀、直轉直下的落差。幾分鐘前還在談笑的市民,這時只能絕望的呼喊要山下的人快逃,但卻一點用也沒有。2009年才剛獲得金氏世界紀錄認定的巨大防波堤,在短短幾分鐘內就和釜石港一起毀滅了。
對於這個沈重的訊息,日本網友反應不一。但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則是這麼說的:
這次可能得豎一塊刻著「不要把核電廠蓋在比這還低的地方」的石碑了。
但願我們永遠不需要豎起同樣的石碑。
延伸閱讀:
石碑「ここより下に家を建てるな」 繰り返される津波の被害
岩手県宮古市の丘の上には,「ここより下に家を建てるな」と書かれていたりします。
東京電力曾經這麼說…
番外篇,比較不那麼嚴肅的回應:
在遊戲裡,古代文書或石碑都是重要道具呢 |
三陸海岸石碑「不要把政權交給民主黨」 |